红利很短,人生很长
1 最近听李翔和困困老师的一期播客,里面谈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总结——
过去二十年社会和财富阶层滑落最快的岗位什么?
答:媒体老师和出租车司机
2 这个现象背后,其实是一个挺让人无奈的规律:
产业红利带来收入上的超额收益,总是有窗口期的。
你细品品,从早年的运营商高薪、外企高薪、淘宝店主、银行高薪、媒体高薪、微博、公众号、抖红、互联网高薪(尚存)、教培高薪...
如果把这些人看成公司的话,根本没法给高PE。
很简单,高PE的潜台词是「远期收入越来越高」。
但现实告诉我们,这些岗位都是价值股,远期收入是递减甚至骤降的,只能给低PE。
3 好了,想象一下:
假设你正在某个产业红利之中赚着超额收益,同时知道自己的窗口期有限,此时的策略应该是怎样的?
第一,别沾沾自喜,更多地把这些归因为好运气,而非老子能力强。摘下工牌和title,马上均值回归。
第二,意识到任何一次产业红利都是老天爷赏饭吃,所以苦点累点也要把盘子舔干净,吃干抹净,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运气。
产业红利不是时代红利,它总是小范围的,结构性的,风口出现时,只有一小撮禀赋与之更匹配的人能抓住,真不一定是你,所以做好这次就是最后一次的准备。
第三,真正决定财富阶层的是「资产」而非「收入」,因此更重要的命题是,用什么资产承载自己收入上的超额收益?
4 拿媒体老师举例,这行我比较熟悉:
地产口的媒体老师,买房的概率更高。
汽车口的媒体老师,用收的车马费频繁换车的概率更高,也更光鲜。
证券口的媒体老师,抓住两三波牛市的概率更高。
请问,10年后这三类媒体老师谁更有钱?
5 其实我毕业也成了媒体老师,当然我入行那时,新闻行业在收入上已经几乎没有任何超额收益了。
但现在马后炮地回想起来,命运还是赠予了三个礼物:
一,牛市时可以听证券编辑们吹牛逼,只要胆大无脑,就能赚钱。
二,15年公众号红利期启动,而我们这帮媒体编辑有一定的经验和禀赋。
三,公司边上新开的高端改善盘,开盘只有6万多一平,漂亮的销售姐姐没事就来公司忽悠编辑们买,现在12万一平,上车直达财务自由的彼岸。
当然,那时我虽是财经编辑,也地命海心,也研究理财,但一个红利也没看出来。
所以啊,知识的价值也就那样,有工作量和经历加持过的经验才值钱。
知道但不信,照样没卵用。
6 如标题所说,产业红利虽然短暂,但人生是漫长的。
我才工作8年,这点工作量就已经如此老态龙钟了。
但站在整个职场生涯的尺度看,俺还是个雏儿,距离65岁还有33年呢,12000天。
日线是一种博弈的视角,年线是另一种终局的尺度。
就连「中年危机」都是个新概念:
7 我还年轻,A股也年轻,它要还是这么个尿性,前面还有至少8轮牛熊周期在等着。
要是A股改性走长牛了,那是所有股民的时代红利。
楼市呢?我们正处于第五轮宽松周期的开端,这点很确定。
但以后还有几轮?真不知道...
8 哔哔这么多,想说啥呢?
人生漫长,别太着急。
周期永存,少用静态视角,少整点线性外推,搞来搞去,全是精神内耗。
兄弟们,今天有个拼爹爹的小广子,见谅,有需要的捧个场,实惠~
拼多多百亿补贴开年大促返场,加码补贴来袭!
飞天茅台53度500ml,惊喜价2669元!
五粮液1618白酒500ml,拼团惊喜价878元!
马爹利名士白兰地700ml礼盒装,惊喜价474元!
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名酒专场: